2013-01-07 台灣立報

【記者呂淑姮台北報導】南島語系中,各族部落孩子需要的幼兒園環境,和漢族孩子所需情境並不相同;偏鄉的照顧方式和都會區能應對的方式也大不相同,文化差異與地域性差異,必須不斷被社會和政府看見、討論。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7日在教育部舉辦記者會,要求普設平價公幼、讓非營利組織與社區結合,修正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使其完備並擴大法律在城鄉與不同族群間的適用性。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郭明旭、高雄市教保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簡瑞連都提到,幼照法中有關人員編制以及建物規定,即便在偏鄉有較都會區規格放寬,但仍不宜一體適用;例如消防法規、師生比、不得混齡教學等,單以每年檢查必須符合都會區觀點的消防法規此點,恐怕只有私立幼兒園業者才有財力辦到;偏鄉、部落人口本少,資源投注與公私立幼托不多,偏鄉幼兒照顧資源恐遭法律排擠而更少。
另外在族語教學、各族文化傳承部分,各族群對於幼兒教育本就有不同教學方式,教學方式與思考都不能只有一套中央標準或都會區觀點。簡瑞連提醒,離開台北市區,各族部落中能夠有公托、照顧中心的是少之又少,部落有托育服務的多半都是外部非營利組織進入部落服務深耕,和在地族人家長合作已久才能有的成果。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全國教保產業工會、高雄市教保人員職業工會等團體呼籲,法律條文與施行細則務必顧及城鄉與文化差異,讓孩子能留在父母身邊就近照顧,學習族群文化,讓更多非營利組織與家長一起合作,共同為孩子的教育努力,也能創造工作機會和良好生育環境,再談提升生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