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鎮宇



從事幼教工作近三十年的馬秀辛,年輕時在都市的幼稚園當老師,三十歲那年她回到部落,在屏東縣瑪家鄉的美園部落開始帶族人的小孩。二十多年來,馬秀辛辦的幼兒園搬家超過二十次,始終無法立案通過,卡在建築、土地、托育設施等法規要求。



二○○八年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推動「原住民族地區幼托服務暨保母訓練與輔導試驗計畫」,讓部落在地托育獲得制度認可、資源挹注,其中也包括馬秀辛所屬的美園部落托育班。但是沒多久又遭逢危機,內政部以未能符合「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為由,認定部落托育班「違法」。

面對「違法」難題,美園、平和等部落發起串連,組成部落互助托育行動聯盟,與公部門協商好幾年後,最終以幼教法第十條的「社區互助教保服務中心」為名,讓部落托育取得制度的合法空間。

▶ 不忍孩子無人照顧馬秀辛堅持經營部落托育班

在部落帶族人的孩子,是馬秀辛的心願,但她卻不得不面對法令的限制。一九九二年台灣發生健康幼稚園火燒車事件,教師林靖娟捨身援救兒童,公部門在這之後加強取締未立案的幼稚園,但並未考量都會與偏鄉的差異,不少偏鄉、部落的教會幼稚園因為無法立案而關閉,馬秀辛在一九九五年回美園部落開辦幼稚園時,也面臨無法立案的困境。

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副教授王增勇認為,部落的兒童照顧一直都是在地托育,一九九○年代兒童福利法令制度化後,「強調專業證照與機構立案的管理制度成為托育服務品質的唯一指標,一九九二年幼兒車火燒車事件讓社會看見林靖娟老師的偉大情操,但也造成兒童托育管理制度的強力實施,導致原鄉部落無法立案的教會托育班紛紛關門,兒童照顧中的人際關係與社群文化傳承目的,在這種管理主義的指標中消失」。

馬秀辛一度曾經因為財務問題而打算關閉美園托育班,一九九七、一九九八年間,台灣經濟不景氣,許多在外工作的部落中壯年人返鄉,「這些家長從事綁鐵、板模、建築工、開砂石車等工作,遇到經濟不景氣,很多人都回部落,沒工作做,他們家庭沒法送小孩去讀私立幼兒園,太遠又太貴,公立托兒所又只收大班,小孩們就在路上閒晃。」馬秀辛無奈地說,如果關閉美園托育班,「路上不就有更多小孩跑來跑去。」

▶ 農托、鄉托的社區互助精神 走向私有化幼托環境

近年台灣輿論常討論「在地托育」、「同村共養」等議題,但這類談法往往忽略國家的角色。美國政治人物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在一九九六年出版《同村協力:建造孩童的快樂家園》,強調要「傾全村之力養育孩子」,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Jerome Bruner)曾回應說:「希拉蕊可能是對的,但是,如果沒有獲得聯邦及州政府的資金挹注,那麼村莊恐怕會處於非常困難的狀態。」

其實台灣在一九五○、六○年代的農忙托兒所,以及之後的鄉鎮市立托兒所,由政府開辦,都帶有社區互助的托育精神,照顧者、小孩與家長都住在同一個社區。早期台灣在農忙季節時,農村婦女無暇照顧幼兒,因此由政府協助成立農忙托兒所,由社區媽媽來照顧小孩。

早年政府雖然資源挹注不多,農托、鄉托的照顧品質也不一定均優,但是供應量與分布位置,都符合家長的需求。然而近年台灣幼托政策走向管理主義、私有化,從一九九三年到現在,公立托兒所的招收幼兒數減少五成以上,私立托兒所的招生數則成長近兩倍,近二十年來有六萬多名幼兒被拋出公共托育的照顧範圍,只剩私幼或家庭人力這兩個選項。

▶ 全台五所社區教保中心 實踐在地托育的精神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副教授鄧蔭萍三年前曾接受內政部兒童局委託,進行《零到三歲幼兒托育政策研究》,她建議政策應以「營造友善托育環境」為目標,在地化的托育便是可能選項:

「在日本的托育政策中,如何在地方社區培養多樣的育兒網絡力量是其重點之一。各地方的民情風俗都有不同,城市與鄉村則各有不同的托育需求,多數原住民部落地區因為交通不便,公共托育體系長期嚴重不足,所以建立鄰近便利的托育服務平臺相當重要。

原住民部落由族人一起協助托育幼兒就是該地的托育特色,故建議各地縣市政府與該地的社區共同促成符合當地需求的托育服務方案,以支持該地的托育需求。例如以部落互助托育的模式,凝聚在地社區的共識,發揮集體照顧的力量,讓孩子學習部落文化課程與及族群語言,原住民父母能無後顧之憂地安心工作。」

現在台灣僅有五所「社區互助教保服務中心」(部落托育班),全位於屏東,分別是美園、平和、旭海、馬兒、佳平等五個部落,他們所實踐的在地托育、社區互助精神,在如今台灣的幼教環境中顯得彌足珍貴。

部落托育班不但提供在地部落媽媽的就業機會,也讓送孩子來托育班的家長能夠外出工作。例如旭海托育班最近來了一位新同學冠儒,教師林玉相對家長說:「請在外工作的爸爸,媽媽,阿姨放心,我們都會好好照顧冠儒的」,上課一個多月後,冠儒的阿姨陳品菕說,冠儒適應的很好,「從冠儒臉上的笑容就可感覺到,他喜歡上學了!」

▶ 部落就是大教室,向耆老學習傳統文化

文化傳承,則是部落托育的重要精神,在地的老師帶著在地的孩子,認識自己的語言、文化與土地。美園托育班教師馬秀辛回憶道,二十年前她返鄉時,從都會區幼稚園帶回一堆幼教教材,教了半天卻發現小孩都沒有感覺,因為這些內容不是孩子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因此她一步步調整教材,例如改教魯凱族語的兒歌,帶著錄音機找部落長輩,請他們唱一次,然後錄音作為教材,此外,也帶著孩子參加部落的婚喪喜慶、農耕活動,從部落生活中學習傳統文化。

「我們不是做體驗式教學,是找回生活,讓孩子對部落生活有知覺。傳統文化如果會消逝,是因為我們沒有讓孩子有機會體會過。」馬秀辛說,他從事部落托育多年的經驗是,不斷追問根本,學習的目的是什麼?是跟別人競爭,還是學習怎麼生活?
馬秀辛從教學實踐中體認到耆老的重要,因為他們有部落生活的記憶和經驗,而和她一樣四、五十歲的中生代,有部落生活的記憶但是缺乏經驗,至於新生代,更需要部落記憶與經驗的傳承。她認為「生活中的事,就得在生活中累積,沒有誰最會,老人家最會。」

「部落托育的教育其實一點也不特別,只是找回曾有過的。園所跟部落本來就是連在一起,現在只是要把跟部落的關聯找回來,所以我們不是校外教學,而是回歸部落。」馬秀辛強調。

平和托育班的主任莊璉貞今年三十二歲,出身佳平部落,結婚後隨夫婿定居平和部落,一開始帶自己的小孩,之後擔任平和托育班的教師,她很希望一直擔任部落托育班的教師,「在自己的部落,帶部落的孩子,教排灣族的傳統文化」。

不過莊璉貞也自陳,平和托育班的四位教師比較年輕,年紀都在三十歲上下,「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掌握還不夠深刻,我們也都還在學習」。他們帶著小孩一起向部落的長者學習,認識在地的植物、祭典與文化,也以影像為教材,他們曾把部落的一場婚禮「立鞦韆」儀式影片放給孩子看,一邊教母語,一邊教傳統儀式的意涵,托育班的小小孩們看得興味盎然,紛紛提出各式問題。

▶ 在部落,學習有靈魂的知識

部落托育班的價值,並不只是國家幼托資源未普及前的過渡方案,它更是一種在地托育模式的實踐。前屏東縣副縣長鍾佳濱認為:「部落托育、社區互助照顧並不是一個退而求其次的替代方案,它才是真正符合養育下一代的方案。部落托育是在資源最貧乏的地方,透過很多共同參與者,用他們的智慧、結合他們的文化,幫台灣下一代的孩子找出新的希望。」

在部落托育班,每天的情況大概是這樣的,小姐姐騎單車載弟弟來上學,阿公阿媽騎電動車載孫子上學,孫子站在後頭,像玩滑板車一樣,一隻腳不時蹬著地面,爸爸騎打檔車載小孩上學。如果白天要進行玩水活動,發現器材不夠,教師打一通電話,幾分鐘後,其中一個學生的舅舅就會扛著塑膠大泳池來,捏捏外甥的臉,抓到空中晃兩下,然後微笑地離開。

更常見的景象是,部落的一位老VuVu來到托育班接小VuVu(排灣族語,孫子稱祖父母為VuVu,反之亦然)回家時,會對著老師們說:「小孩在部落托育班,學母語學傳統文化很好,因為我們以前帶小孩就是這麼帶小孩的。」

前原民會主委孫大川曾實地拜訪部落托育班,他認為部落托育班的實踐,是他在原民會工作期間感到最窩心也最心疼的事,「這群媽媽和協助的爸爸們,認定孩子們之學習與養成必須從自己的母土、自己的部落、自己的傳統出發,這樣的知識才是有靈魂的知識,能上下聯結老VuVu和小VuVu的臍帶」。

☛ 延伸閱讀:
部落的幼兒部落帶 互助托育爭合法https://goo.gl/qihOXI

☛ 圖為美園部落的教師帶小孩認識在地常見的作物
攝影/楊鎮宇
☛ 本文原載於《人本教育札記》第 31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