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紀錄片觀後感(中)】
※上篇請點此:
文/莊宣愛(平和社區發展協會2020年暑期實習生)
我是在爸爸就讀的神學院以及開拓的教會長大的,在我的同儕中,我是唯一一個沒有上幼稚園、補習班與安親班的小孩,而我的童年日常就是跟著父母到處跑,例如去會友的家中關懷、禱告等。
那時的我,非常羨慕去幼稚園的人,因為他們的上課好像很有趣、還有點心吃、好像比較厲害、比較聰明。
而在我升小學時,父母曾經想讓我在家教育,因為對他們而言,他們覺得,學校沒有教他們希望我學習的,例如:他們比起課業更看重的品格,或者心靈的健壯等。
當時的我超級反感,我覺得這讓我離我的同儕好遠、沒有同伴的我很孤單,但長大後,我才漸漸懂得也認同,他們當時所希望我能學習的事。
雖然,這些是在目前的主流文化中不那麼被在意的事,但對於我的父母而言,他們知道他們在做的是對的事、即使力量不大,但他們堅持用這樣的方式,教育我和我的手足們。
而這樣子的生活態度,讓我在聽著堅持回到大社部落生活的武棟,以及玉妹的想法與心情中,覺得非常相似,也好像更能理解,當時父母的感受與堅持。(待續)
※《回家》紀錄片預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j_N3F8wQQM
※如何得到《回家》:定額定額每月捐款500元(含)以上12期,就贈送您「回家」DVD光碟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