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紀錄片觀後感(下)】
※上篇請點此:
※中篇請點此:
文/莊宣愛(平和社區發展協會2020年暑期實習生)
除此之外,在影片裡讓我很印象深刻的是,美園教保中心的老師柯欣悅所分享的心路歷程。
她說,一開始進到教保中心時,因著對於文化的陌生,而感到無所適從與挫折,以及覺得自己的步調落後非常多,會責怪自己,之前為什麼沒有在生活中多下功夫去瞭解,或靠近自己的文化而感到失落等。
這樣的心境,就像我在實習時的心情寫照:對於部落文化的陌生與距離感、覺得自己太多準備不足的自責與焦慮,在她的分享中,我好像找到同伴,原來不只有非族人的工作者,才會有這樣的挫折或失落。
而聽著她說,因此她給自己設定的學習目標、以及很努力用她的步伐面對每天的挑戰與收穫,這樣的過程對她而言,雖然很辛苦,但非常值得。我覺得自己從她的分享中,被同理也被打氣了!期許自己在實習的路上,也可以有方向與目標的繼續努力與前進,面對與整理每一天的學習。
族語「ki san maqacuvucuvun」,影片中說到,這是指「學習怎麼當一個成熟、負責且願意承擔的人」的意思。
讓孩子在部落中長大,除了對自己的土地有連結、得到養分,同時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部落的事的過程中,鍛鍊孩子的心,怎麼做一個成熟的人,讓自己與文化有關係,在出去部落後,不會迷失自己,知道有家歡迎他們回來、也喜歡回家。
這是我在這部影片中,所理解與看見的,這些人所努力的精神與價值。(全文完)
※《回家》紀錄片預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j_N3F8wQQM
※如何得到《回家》:定額定額每月捐款500元(含)以上12期,就贈送您「回家」DVD光碟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