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落的人和環境,族語就能慢慢扎根】

昨日下午,聯盟受邀參與由 蘇巧慧 委員、伍麗華 委員、陳瑩 委員所主辦的「族語學前扎根」公聽會,和與會代表及原民會、教育部夥伴,討論如何讓學齡前的孩子,具備學習族語的 #師資#環境


聯盟由本會理事,也是 美園社區互助教保服務中心 的馬秀辛主任發言。

關於族語的 #師資,馬老師分享教保中心最大的優勢,就是因為身在部落裡,旁邊就有 #文化健康站 可以一起合作。由教保中心的老師發動,和文化健康站的照顧服務員,一起討論課程,並討論可以讓孩子學習的族語,再由部落的長輩在和孩子互動的過程中,跟孩子說族語、用族語對話,讓孩子自然而然學習到族語。

關於族語的 #環境,教保中心是由部落的 #日常生活 取材,關心部落現在正在發生的事。例如:最近部落在過母親節,外面的花店賣的是康乃馨,但部落可不可以用環境裡的花材來做胸花,感謝媽媽的辛苦?

用在地的花材來做胸花,我們這時候就可以帶進不同種類的花的族語,如:tava(梔子花)、paela(金鳳花)、sali(月桃)等。

孩子們不是在教室背誦族語單字,為了通過族語認證考試,而是真實把族語跟日常生活進行連結,在製作胸花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到族語,也懂得 #就地取材,更能表達 #感謝媽媽的心意

有部落的人和環境,族語就可以在孩子的心中扎根。孩子跟著部落的長輩和族人,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族語,這就是 #教保中心 能提供給孩子的學習環境。

你都怎麼學習族語或母語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跟我們分享你的經驗!

#學族語是為了溝通

#學族語也在學背後的生活倫理

#部落的老人家是很好的老師

#部落的日常生活及環境是最好的學習場域

----

歡迎你和我們成為互助照顧的夥伴,你可以↓

👀瀏覽我們的臉書粉專,了解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indecare/

👁️‍🗨️觀看影片,了解互助照顧:https://youtu.be/aPsmKRHWQ44

📣支持我們的募款計畫:http://bit.ly/3aGe3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