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展系列活動花絮:用料理認識腳下的土地】
本次活動邀請不同族群背景的家庭,和對部落文化有興趣的民眾共同參加,希望讓更多的朋友們,能夠一起來認識社區互助的照顧方式,並實地到照顧現場,感受土地的氣息。
活動一開始先請大家簡單自我介紹,有來自屏東市的漢人家庭、也有來自部落的排灣族家庭。接著由美園教保中心的廚工tagaga ina介紹今天要製作cinabwane的食材,包括甲酸漿葉、芋頭粉、豬肉、月桃葉等,也補充若漢人朋友自己想在家製作,可以用高麗菜葉代替甲酸漿葉。介紹完畢後,就開始讓大家動手操作囉!
大家一開始有點手忙腳亂,在美園教保中心老師群的指導下,漸漸開始上手,原本只有在旁邊看的阿公阿嬤,在眾人鼓勵下也加入嘗試,越包越漂亮!
包完cinabwane並下鍋烹煮後,由馬老師和大家介紹農田的作物,介紹每種作物的特性,還有若是平常在進行教保中心的教學時,會怎麼讓孩子參與農事。
走完美園的農田後,馬老師帶著大家繞到旁邊的鳳梨田,讓大家一眼就看出來兩者的差異。部落以前的田周圍會種植很多作物,像是樹豆等,但漢人來承租土地,為了要最大化經濟作物的面積和產量,就會把周圍的作物都拿掉,讓田裡的作物變得很單一。
走完田間,大家肚子也餓了,cinabwane也煮好囉!大家一起享用自己親手製作的cinabwane,邊回饋剛才的看見。
參與的漢人爸爸表示,透過今天的體驗和導覽,讓他覺得從小讓孩子接觸土地很重要,現在的大學生都不曉得餐桌上的食物是從田裡來的,若能讓孩子親身經歷這樣的過程,就會更珍惜食物,也會更尊重土地。
也有來參與的漢人課後班老師表示,她在部落帶課後班,有時候會想要連結部落的文化或資源,但不知道該怎麼開始,透過這次的活動讓她有一些刺激和想法,她回去之後會再思考要怎麼把今天的感動和收獲,帶回到她的課後班。
食物,對部落而言,不只是填飽肚子,而是跟土地、跟其他部落族人之間深刻的連結。透過活動,我們希望讓更多不同族群的人,都能重新審慎思考我們和土地、和社區其他人的關係,並把這樣的學習或看見,帶回到自己生活的環境或社區裡。
#在你的童年記憶中是否也有讓你念念不忘的食物
#吃著食物會讓你想到的那個人是誰
#歡迎在底下跟我們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