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家鄉美園部落教保中心主任馬秀辛昨天
親自示範教學內容,強調幼兒在地照顧的重要。 
記者蕭雅娟/攝影
自己的孩子自己顧!屏東有全國唯一5所社區互助教保服務中心,成為社區托育中心,和一般托育中心不同的是,由原住民部落老師帶領孩童,跟隨部落節奏體驗日常生活中大小事,既有托育功能,還能傳承部落文化,成效受肯定。

原鄉的社區互助教保服務中心成果展昨起在屏東市康定街12號前「青年學院」登場,名為「日常生活,此時此地」,展至1215日。

還沒有教保中心之前,部落公托一額滿,家長就必須把孩子往外送到托兒所,最遠路程40分鐘,相當不便。屏東三地門馬兒、瑪家美園、泰武平和、泰武佳平、牡丹旭海等5個部落,組成「部落互助托育行動聯盟」,共計18位部落老師,年齡從20歲到50歲,橫跨老中青三代,照顧120多位26歲孩童。

「我們要落實『在地照顧』。」各部落老師帶著孩子走訪部落,依四季時節,結合部落生活的節奏,彈性調配課程;例如參加婚禮喜宴、老人家過世一起唱歌撫慰傷痛等,從部落的日常生活培養孩童在地學習、累積情感。

瑪家鄉美園部落教保中心主任馬秀辛說,下雨天就是編織的日子,雨天的月桃葉含較多水氣,不易折斷,她隨手將月桃葉夾在腳掌大拇趾和食趾間,就開始玩起編織。

她說,部落在地教學就是回歸日常生活,使用部落的月桃葉就可以教孩子數數量、認識長短及顏色,不怕教材不夠用。

馬秀辛身兼台灣社區互助照顧行動協會理事長,她指出,8年來部落幼兒照顧從不合法走到合法,最辛苦的是沒有資源。屏縣府原民處長伍麗華表示,過去受限法規,以致原民社區教保中心的構想無法在各縣市推動,但因屏縣府支持「在地照顧」理念,協助解決空間和師資難題,縣長潘孟安要求教保服務中心數量倍增,進一步推動老幼共學。